保健品的坑,年轻人再踩一遍
作者 | 河大弯大
编辑 | 天使不投资人
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,偶尔却会花 5 万元买保健品。如今的年轻人,对这一场景已经见怪不怪了,只在成为自身家庭矛盾时才会着急上火。
在人参、鳖精和鱼油的广告介中,满是跟「延缓衰老、提高免疫,长命百岁,年年益寿」划等号的大词。年轻人听完之后,一脸不屑。
是的,他们当然有资格表现出不屑。
这一代从小就沐浴着科学之光长大,最不济也有个本科学历,从事非体力、有体面的工作,周围都是社会的精英,视野宽阔,逻辑严密。
与新时代的骗局相比,保健品是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巫医。年轻人可不会上这个当。
于是传统保健品居然成为了年轻人「唠家常」的谈资,不懂点儿「辟谣」都插不上嘴:
西洋参有没有用?花 5 秒钟百度一下,你就知道,至今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据能证实。
鱼油的主要成分是 N-3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(也叫ω-3),说缓解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,也是无稽之谈。
25 年前央视《焦点访谈》就报道过,鳖精只不过是红糖水,暗访调查的记者在诺大的「中华鳖精」厂只发现只有一只鳖,「一只鳖熬水,卖了快 10 年」的笑话,传遍大江南北。
10 年前,「增强肾动力,谁用谁知道」的蚁力神,神话破灭。5 年前,「过年只收」的脑白金因为含有褪黑素上了 315 晚会。
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互联网技术成熟的时代,各种分析和论文唾手可得,似乎再也不会上巫医的当。用知网对付骗子,「这可是降维打击」。
然后,即食燕窝成了今年的消费升级最大风口。
1
放下手机,你决定起来活动活动,照照镜子,镜子里映出来的却是一张暗黄的、憔悴的且泛着油光的脸。
你大惊失色,惊慌之中还连带着牵出了几条表情纹,赶紧上「种草 APP」、「直播短视频」,寻找能调理身体,改善肌肤的小诀窍。
听一个漂亮的带货主播说,「燕窝是美白养颜的首选,长期服用燕窝可以使肌肤更有弹性,更细腻。」
你不会做梦,你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也能变得白里透红。你没想过自己能欢笑着跑在蓝天之下,像主播那样。但是你直勾勾地盯着屏幕看,只想到四个字:「她真漂亮。」
你不会像爸妈那样相信什么燕窝「集天地之精华」,肯定有用,但你看到直播间的弹幕,都是和你一样的年轻人喊出来的,你意识到他们都在买。
更何况还有四字真言——「来都来了……」于是你在凌晨下了个单,反正也没多少钱,就当支持喜欢的主播好不好?
其实大家都明白,你的脸为何会暗黄、憔悴,泛着油光。
你连续吃了半个多月的外卖,已很久不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模样,很久没有外出运动,没有呼吸过新鲜的空气。
你每天半夜刷手机刷到眼睛胀痛,不到泛出眼泪,视觉模糊那一刻,绝不肯轻易入睡。但你不在乎,只要家里囤了燕窝就无所畏惧。
实际上你怕麻烦,燕窝干盏需要浸泡、需要小火慢炖,直接购买罐装燕窝,开盖即食,省时省心省力。
但你不知道的是,罐装即食燕窝,唾液酸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用天猫销量最好的罐装燕窝举例,每瓶唾液酸酸含量 75mg。
也就是说,每天喝一罐燕窝得到的唾液酸含量,还不如吃一个鸡蛋。甚至有媒体表示,人们口水中也含有唾液酸,吃燕窝饮品跟多咽几口口水得到的效果差不多。
燕窝是不是真的有功效搁置不谈,这么点燕窝的功效定然是赶不上少看一场直播早点睡的功效好。
燕窝的唾液酸含量高和即食燕窝又有什么关系呢?主流的即食燕窝一大碗只有 2g 干燕窝,不如鸡蛋是一定的
仔细回想,在她们的一颦一笑下,年轻人已经踏过了酵素、无硅洗发水、葡萄籽精华、祛痘霜、胶原蛋白肽、NMN 等数不胜数的歧路,始终没有回到「早睡早起」的正道上来。
不然这些主播带货怎么越来越火了呢?
2
觉得最近吃得有点儿油腻,刚好前天买的酵素到了,拆开快递包装吃两粒,排排油减减肥。
酵素是韩国进口的,绿色纯天然,从有机果蔬中提取。每天饭后坚持吃两粒,就能强化肠胃蠕动,保证身材不走样。
买酵素的人,不一定不懂,但绝不会去细究科学原理。
这东西就像健身房的会员卡,办了就能减肥,跟练不练关系不大。顺便说,健身卡当然早办了,只不过已呆在抽屉里大半年没有动过。
每隔一段时间,总感觉自己轻松了很多,伸伸腰,摸摸肚子,仿佛至少瘦了一二斤。
当然,没人有勇气在这个时候站到秤上。
酶要发挥作用受很多因素影响,比如 ph 值、温度值等等,只要一个条件不合适,酶就会马上失去活性。
我们大多数时候吃进去的酶,到胃里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活性,正常人口腔内的 PH 为 7,胃腔内的 pH 是 2,小肠的 pH 在 7 左右,酶经受不住 PH 如此的变化。
这些在初中会考的时候都考过,所以还是很少有保健品敢把酵素写成酶。甚至在百度百科里,酵素和酶都是两个词条,但维基百科就很实诚,你从日语版的词条「酵素」进去,点切换至简中就会被强制跳转到酶。
生物课说酶口服不吸收,和我酵素有什么关系.jpg
2016 年 5 月,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,曾在央视新闻《焦点访谈》中讲解过:「人体内的酶一般都是自给自足,不需要额外补充,即使需要补充也不能通过口服的方式」。
然而不幸的是,《焦点访谈》离年轻人的距离,比离老年人还要远。其实什么副教授也多半是不可信的,不然「砖家」「叫兽」这些词又是谁造的,大爷大妈么?
更糟糕的是,新时代的保健品可不是用红色镶金的大方盒子包装,看上去就像交了智商税。年轻人已经不会把金钱浪费在包装里,现在保健品通用白色大罐或小瓶,看上去就挺欧美日的。
另外一些产品,更是一发入魂,做到了年轻人的心里,比如做成小熊软糖的保健品。
真要细究,其实谁都知道小熊软糖里维生素也就是那个维生素,软糖也就是那个软糖。而且单买维生素和软糖,一定比维生素小熊软糖便宜几倍。
然而,我吃小熊软糖是为了吃维生素么?我是为了在睡前能吃块糖。
而且,要有人安慰我「这糖很健康」。
3
不管在上一代还是下一代,保健品得以依存的都是消费者的抄捷径心态。在这方面,身体保健与心灵保健如出一辙。
这和几年前的知识付费何其相似。
有人在吃燕窝、嚼软糖等待变美,也有人充值某某思维、某某读书会,保持每天「学习」的习惯。
碎片时间都不利用起来,掉队怎么办?今天不拼命,明天怎么成功?当然,拼命仅限于吞咽别人反刍过的知识,让我生啃专著,那还是敬谢不敏的。
毕竟那些有声节目是那么省事儿:30 分钟读一本名著,怎么实现财富自由,如何管理时间,帮你提高口才,而这些加起来,每天也不过帮你度过通勤和睡前时间罢了。
其实大家也不见得真信自己能靠这些成功,能人上人。大家怕的是,如果不多拼那么一小下,就会成为人下人了。
打开知识付费,只需听上 10 分钟,虽然不见得会有新的收获和启发,但焦虑、愧疚、罪恶感,却能被洗刷得大差不差。
没有这 10 分钟,怎么安然入睡呢?
有无法解决的需求就会有骗局,骗局背后的本质都是人性,产品只是形式。无论你相信阴阳五行,「以形补形」,相信「得之愈难,其效愈奇」,还是相信「现代工业,科学配比」。
其实,相信什么都一点儿也不重要。最后会去买的一定是那个最省事儿的东西,因为大多数人已经花了太多生命去赚钱,不能再花费更多生命去保健了。
不过,保健品行业从西洋参舶来开始算,少说也有几百年的时光。不独中华大地有燕窝,日本也有酵素,也有《水知道答案》。就算在「最发达」的北美,超量的维生素、大蒜素、精油一样是顺势疗法里安慰剂的主力军。
所以咱们的年轻人并不差,你当然也不用因为踩进父母踩过的坑而觉得羞愧。
你得知道,所有人都需要安慰剂,安慰一些事情。
主要参考文献
往期文章
喝白酒不是互联网人
社交是电商的必选项
做开心农场的那个人,后来创办了元气森林